
體育播報8月15今日宣 乒乓球削球手李天陽在乒超第二階段表現出色,他在對陣林詩棟的比賽中惜敗,與老將許昕打滿五局。在接受《東方體育日報》專訪時,李天陽給自己乒超第二階段的表現打了50分。
“小時候,爸媽先讓我練籃球,當時我個頭偏小,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乒乓球臺,就去試了試。”2006年出生于江蘇省徐州市的李天陽乒乓啟蒙帶著偶然,卻在8歲那年迎來轉折。在徐州市少兒比賽中奪冠后,他被教練推薦至上海華東理工大學俱樂部,開啟異鄉學球路。起初母親陪伴在側,不久后便獨自留在這座陌生城市,“想家是肯定的,但隊里有很多朋友,選擇來上海也是希望得到更高水平的歷練。”李天陽回憶道。
李天陽被外界記住,除了與名將交手的經歷,更因其極具觀賞性的打法。與傳統削球手“削為主,攻為輔”的風格不同,他的進攻意識突出。正手反膠、反手正膠的配置,讓他常常在比賽中用發球搶攻、反手倒板進攻打出令人叫好的球。李天陽最欣賞的削球手是韓國名將朱世赫,技術風格也確有其影子,削中帶攻的比例遠超傳統削球手,透著一股“以削為基、以攻為鋒”的銳氣。
“小時候總喜歡在球臺后退步放高球,啟蒙教練便讓我嘗試削球。”少年時期的李天陽,也曾困惑過“為何總被動‘挨打’”,但從未想過更換打法:“既然選了這條路,就堅定走下去。”削球運動員的成長曲線本就特殊,青少年時期往往進步迅猛,初入成年賽場卻易遇瓶頸;可一旦突破這層障礙,職業生涯的生命力便會格外持久。
通過乒超賽場的歷練,李天陽清晰地看到了與頂尖運動員的差距。“我需要提升發球旋轉,增強削球的穩定性和弧線控制。”他語氣篤定。展望未來,和絕大多數乒乓球運動員一樣,李天陽也渴望成為世界冠軍。但當下,他把這份宏大目標拆解成了一個個具體的小目標,眼前最切實的便是“打進一隊,在更高平臺上往前沖”。而乒超的意義正在于此,不僅見證巨星閃耀,更讓李天陽這樣的少年在與偶像的交手中看清差距,也攢足了向前的力量。
首次征戰乒超便對陣樊振東、許昕、林詩棟等世界冠軍,李天陽賽前雖有預感,卻未料引發如此關注。“因為我是特殊打法(削球),不太好配男雙,很感謝俱樂部給我和世界冠軍交手學習的機會。”談及與樊振東的對決,他語氣里滿是敬畏,“東哥是全滿貫,各方面都太優秀了,他對我的旋轉判斷特別清楚,幾乎沒給我上手機會。”
賽后,記者在混采區請樊振東點評李天陽的發揮時,全滿貫得主表示:“我覺得他(李天陽)很有特點,作為一名削球手,攻擊性和在場上的侵略性很強,也希望他能繼續努力。”當被問及是否看到這段采訪時,李天陽幾乎一字不差地復述了這段內容,并直言“東哥評價有點過高,我會繼續努力”。
與世界第一林詩棟的男單較量則是另一種感受。“大比分2比1領先,第四局10比5時心態上有點變化,過于保守了。到了決勝局,感覺在場上有點跟不上節奏,”李天陽坦言那場失利比較可惜,手握5個賽點沒能拿下比賽,小伙子交了寶貴的學費,“棟哥(林詩棟)在關鍵分上處理得比我更有耐心,這場比賽值得好好總結。”
第一次參加乒超聯賽,賽場氛圍與李天陽之前參加的比賽有顯著差別,被問及現場歡呼聲是否對自己產生影響時,少年眼神篤定地回道:“沒有,全程我只盯著對手和球。”這種專注力,讓他在與老鄉許昕的對決中同樣制造了不小威脅,首局便讓奧運冠軍陷入被動。兩人打滿五盤,經驗更為老到的許昕在決勝局把握住戰機。“我小時候就看昕哥打球,現如今能和他交手很開心。”賽后,李天陽走到上海地產集團場邊席,與看著他成長的教練、隊員微笑擊掌。
乒超第二階段,李天陽出戰了7場單打,3勝4負,輸掉的對手包括樊振東、許昕、林詩棟三位世界冠軍及國家隊選手陳垣宇,戰勝過牛冠凱等好手。總結發揮時,他僅給自己打50分,“有些場次存在機會,但自己沒把握住,期待在第三階段有更好的表現。”